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四十七章 捷报(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捷报(二)(1 / 2)

南长山岛码头上,先行靠岸的几艘浆帆船,正在源源不断地下着人。最先下船的是数十名或抬或扶着的伤员,跟在后面的则是一队面容悲凄的陆战队士兵和乡兵,双手捧着阵亡官兵骨灰。 “此战,阵亡官兵二十八人,伤五十一人,损失达三成,短期之内,恐怕难以恢复战力。”徐传兴沉声说道。 “能回来就好。”赵宏兴听罢,也是一阵默然,出外截取建奴掳掠所获,伤亡程度竟然远超去年十一月袭掠辽东建奴的盖州城,可想而知,战斗必然异常激烈而残酷。 “不过,此次截杀建奴,收获却颇丰。”徐传兴转而微笑地说道:“稻米小麦及杂粮,差不多有近三千石,如此,节省一点的话,足够岛上数千民众食用到六月中下旬。……另外,还有一万多两白银,少量的黄金、玉器、宝石。” “那就好,那就好!”赵宏兴如释重负地说道:“过些日子,我们着人带上金银玉器,再派出船只往南边的福建、广东去看看。那里,或许可以买到足够多的粮食。……你又从大陆上带人回来了?” 正说着话,赵宏兴瞥见一艘船上居然下来不少妇人和半大孩子,有些惊讶地望着那边。 “击杀建奴后,总不至于再将他们丢给建奴吧。”徐传兴摇头叹道:“被建奴掳去的百姓有一千余,我们最终能带回来的也就是这三百人不到的妇人和孩子。其余的……,希望他们能跑得远一点,莫要再被建奴抓去。” “也罢,岛上反正积聚了这么多人,也不多这三百张口。”赵宏兴苦笑一声。 蓬莱县主薄毕学超刚开始看着下船的两百余武装士兵,还颇不以为然,怪异的军服,持有的全都是火铳,没有刀盾兵,更无长矛兵,就凭这些少得可怜的军伍,并且还没有装备长短兵器组合,如何敢去莒州(今日照市莒县)海边袭击建奴,还妄言大破建奴。怪不得有如此多的伤兵和阵亡官兵骨灰,恐怕只是袭击了建奴的些许游骑吧。 “大人,快看!……有建奴!”乔隆突然伸手指着一艘刚刚靠近码头,正在下船的人群。其中有五六个脑后挂着一根丑陋的金钱鼠尾辫的建奴被身着黑色军服的士兵推搡着,走下船来。可能是在船上待的久了点,有两个建奴脚下一软,扑通跪倒在地。 旁边押送的陆战队士兵立即上前,挥舞着枪托,砸在那两个建奴的肩上,大声的呵斥他们快些站起来。 “嘶……”毕学超倒吸了一口气,哎呀,这岛上的汉洲军伍竟然捉了建奴回来! 能活捉敌人,那肯定是与建奴接仗后,控制了整个战斗过程,如此,才能捕获俘虏。 “走,去找他们头领。”毕学超兴奋地说道:“我大明在建奴肆虐关内,而所有各镇兵将都呈万马齐喑之时,想不到这岛上的汉洲军伍,竟然敢正面迎击建奴,还有所斩获。我登州府,乃至蓬莱县,或可借此操作利用一番。” 接下来两天时间里,毕学超正式拜访了长山岛指挥赵宏兴和第三陆战队连长徐传兴,详细询问了去岁盖州之战和刚刚发生的莒州海边大破建奴的过程,以及战果。 去年十一月,汉洲军伍三百余,袭破盖州城,俘杀建奴两百四十余,掳建奴家属丁口三百余,解救我明人一千八百。 五月十二至十三日,汉洲军伍莒州海边与建奴两场大战,毙建奴约六百余,俘建奴八旗汉军镶红旗副都统金砺及以下高级将佐六人。 毕学超初始听到这些战果时,并不是很相信。这汉洲军伍毙建奴数百人,为何不斩首以验军功呢? 但通过对城外苦役营中建奴俘虏的印证,非常肯定地确认了盖州战果。再通过对俘获的几个汉八旗军官的审问,也证实了莒州海边的部分战果。同时,他还得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在莒州的海边,汉洲军伍竟然尽灭真满洲八旗甲骑六十余。 此乃大捷呀! 以往我大明辽东军镇,斩杀建奴数十上百,都堪称未有之大捷。如今,这岛上的汉洲军伍,两战建奴,破盖州城一座,小型堡寨两座,俘杀近千,可谓空前大捷! 当毕学超听闻赵宏兴言及,他们汉洲齐国使者在去岁八月,已经携带大量礼品,进京朝觐我大明皇帝,并试图建立正式邦交。 虽然是属域外番邦,但其却是我大明汉人苗裔之国,还派出使者朝觐我大明朝廷,战力强悍,两败建奴。若是我蓬莱县将此消息报送京师,岂不是会让我蓬莱县上下与有荣焉,晋官受赏。 毕学超与长山岛上几位齐国主事人稍一商量,询问可否将此大捷消息报送朝廷。 对此,赵宏兴等人欣然同意。如此,即可以彰显齐国之威名,又能促使在京城的齐国使者在大明朝廷当中获得一份好感和尊重,或可建立邦交。 毕学超不再耽搁,立刻乘坐一艘小船,返回蓬莱县,报与知县。 两日后,几封报捷文书从蓬莱县发出,先至登州府。 知府在详细询问捷报的内容和过程后,当即随行附一州府文告,连同报捷文书直接发往京师。 1643年5月初,建奴肆虐关内七个月之后,开始陆续北返。这一次入关劫掠,建奴所获更甚,掠黄金1万2千两,白银220万两,珍珠4400两,各色绸缎共52000余匹,缎衣和裘衣13800领,貂狐豹虎等皮500余,至于兵士及其王贝勒将官私带的家丁所掠取的金银财物,无以计数。另外,俘百姓36万,驼马骡牛驴羊共32100头,兵锋止步于南直隶海洲(江苏北部)一带。 明廷虽调集大量兵马,号称39万人,但“援师无一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