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侧室作为陪葬夫人的藏所。 随葬品的数量和类型,非常之丰富。 包括了铜器、铁器、陶器、玉石器、金银器、玻璃器、漆木器、象牙器及其他用具。 其中,因为墓室进水多次浸泡过的原因,漆木器和象牙器朽坏程度很严重。 部分陶器破碎,部分铜器也锈蚀严重。 不过其他的大部分陪葬品,保存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 清理了两天之后,一大堆青铜做的日用器,也就是锅碗瓢盆,筒壶盘杯之类的器物,被大量清理出来,整理归置。 随着最容易清理,也是最大型的器物逐一都被清理出来后,东侧室内的情况立马就明朗了不少。 不过也给李教授和陈翰等人,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这东侧室里,似乎陪葬了不止一位夫人! 一开始,大家其实是以为东侧室只陪葬了一位夫人。 因为这个侧室是长方形的,宽度只有一米六多一点,和主墓室差不多。 下意识的,大家就以为东侧室也只够放置一具棺椁。 但是,随着连续两枚夫人印出土后,情况立马不同了。 是,东侧室确实不宽,但是够长啊! 六米多长的侧室,完全够竖着摆放多具棺椁了! 陈翰蹲在东侧室内南部,手上正捧着一块方印端详。 这块印是鎏金铜印,印上的钮是龟纽,***略伸出印台外,龟背平素无纹,四足,尾巴向左垂,并且腹下是中空的。 这样中空的设计,适合用来系绶,也就是用丝带穿过,然后挂在腰间,方便随身携带。 古人向来就有在腰间挂印章的习惯。 毕竟这玩意在古代使用频率太高了,不管做啥事,基本都要盖章用印,以证明身份。 而在印面上,则阴刻了四个小篆:“左夫人印。” “左夫人”,这说明这位夫人应该是排行第二的夫人。 在她之上,应该还有一位“右夫人”。 到底古人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对普通大众来说,确实是挺困扰的一个问题。 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桉不管是回答左,还是右,都是对的。 因为在古代华夏,是左为尊还是右为尊,要看具体是哪个时代。 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 在周、秦、西汉时期,当时的人是以右为尊的。 在当时,皇帝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 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平民百姓则居市区之左。 这是有史料左证的。 《史记·陈涉世家》说:“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这里的“闾左”,指的就是住在城里左边的平民。 为什么不是发闾右的人去戍边呢? 因为闾右住的都是贵族豪门啊,人家能去干戍边的事吗? 同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完璧归赵,在渑池会上立了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听闻之后,大为恼火,不愿意屈于蔺相如之下。 蔺相如在朝堂上站在廉颇的右手边,廉颇就认为他是位于蔺相如之下了。 这段历史记载,先不论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至少可以确定,在太史公写《史记》的时候,西汉人还是普遍认为右比左尊的,不然他不可能纪录这样一则故事! 所以,西汉时期,以右为尊才是正确的。 那么,既然西侧室里出土了一枚“左夫人印”,至少说明在赵胡的后宫里,还有一位比她地位更高的右夫人。 因为如果没有右夫人的话,就不会有左夫人。 皇后是可以空缺的,但是下面的封妃,不太可能会跳过左,先封右。 这就像是一场比赛,没有第一名,怎么会有第二名呢? 要嘛就左右夫人都空缺,要嘛就都有。 不可能出现只有左夫人,没有右夫人的情况。 不过,东侧室内另外发现的一枚夫人印上,却刻的不是“右夫人印”,而是“泰夫人印”。 这块印是林雅发现的,出于室内东南部,形制与“左夫人印”相同。 同样是鎏金铜印,同样是方形龟纽,就连大小也基本一致。 看得出来应该是同批制造出来的,只是在刻字的时候刻了不一样的文字而已。 这倒是让陈翰很意外。 泰夫人印出土,说明印主人应该也是陪葬在东侧室内的。 也就是说,西侧室内至少陪葬了两位夫人。 如果再发现“右夫人印”的话,可就是陪葬三位夫人了! 之前可是确定过,墓室外的墓道,是一次封填的,之后就再没有被挖开过了。 也就是说,这座墓内所有的随葬品和墓主人、人殉都是一次埋入的。 包括,这些陪葬的夫人。 这些夫人不可能是很巧的在南越王赵胡去世的时候,就同时病死了吧? 很显然,她们也是被活殉的! 这可就有点吓人了。 赵胡这人,在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个比较会见风使舵,且有些软弱,不强势的一位君主。 没想到对自己人却这么狠啊? 用些下人、奴仆殉葬,就已经足够残忍的了。 居然还将自己的爱妾夫人也一同殉葬了? 上一个这么干的人,是秦二世胡亥! 他在秦始皇死后,将秦始皇的后妃全都押进秦始皇陵殉葬了。 后来秦始皇陵部分陪葬坑出土的时候,就有后妃殉葬坑,场面惨不忍睹,连个棺椁都没有,直接就地杀死扔坑里。 也不知道下令将后宫夫人殉葬的人,是赵胡自己生前的命令,还是死后继位的赵婴齐干的。 这个问题估计是找不到答桉了,毕竟史料没记载。 不过比起残暴的秦二世。 赵胡的这些夫人们,下葬时的待遇还是好很多的。 各种绫罗绸缎,玉器、青铜器、陶器、金器陪葬。 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