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坑的说法已经不太可能是真的了。” 陈翰摇了摇头。 随着外面祭祀区的发现,埋葬坑的说法其实已经很难站得住脚了。 目前祭祀坑外围的祭祀区发掘工作,已经越来越渐入佳境了。 在祭司建筑那,现在已经发现,在地面全部都铺了一层黄土。 在现代人眼里,这似乎没有什么。 但是在古代,只有十分重视的地方,才会专门铺一层黄土。 旧时有“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的习俗。 即在皇帝出巡前,百姓都会拿黄土铺垫车道,拿净水泼洒路面。 这不仅仅是为了显示皇家威严而定的规矩,还是因为原本京城街道过于肮脏,皇家出行前需要保持干净整洁,以免坑洼和扬尘打扰到皇家出行。 而这个习俗,其实是从千百年前就传下来的。 因为古代没有水泥路,普通的泥路走在上面很容易扬尘,会显得人狼狈不堪。 “风尘仆仆”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而铺黄土洒水,就能够避免这种狼狈的情况。 一般只有在重要场合,以及迎接贵重人物,古人才会这么做。 而在祭祀区这边,地面上发现了很厚的一层黄土,而且位置就在建筑门前。 很显然,这是常年进行祭祀活动时,遗留下来的痕迹。 石制礼器,占地十分大的建筑,门前的黄土和沙砾层,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与八号祭祀坑直线距离也就二十米的建筑,非同寻常。 肯定不是普通的民居。 那是什么建筑,已经不言而喻了。 原本在学术界大有争论的“埋葬坑”说,实际上在这次考古发现之后,就站不住脚了。 “对了,陈师弟,三星堆文物修复所那边派人传来了消息。” 庄云鹏一拍脑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兴奋的说道:“之前我们在坑里发现的那几块石板,送去修复所后,研究人员确定了,那些石板拼凑起来,居然是一件乐器!” “好像是石磬!” “哦?!”陈翰惊讶的看向了庄云鹏。 在以往考古发现中,乐器是一类很常见的文物。 像之前陈翰参与的历次考古项目,除了最早的喇家遗址,他没有亲手发掘出乐器。 之后发掘的曾国贵族墓葬群,南越王墓,海昏侯墓,都亲手发掘出了乐器。 可以说华夏文化中,乐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并且在丧葬中也占据重要部分。 毕竟在古代,乐器也是礼器的一种,只有高级贵族才能享受“音乐”这种高级的东西。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可能平民一辈子都没机会听到一次音乐,只有贵族能听。 自然这种高级的东西,也会成为丧葬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但是,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几十年来却从未出土过乐器! 因此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古蜀国人根本就没有礼乐! 毕竟礼乐这玩意是中原王朝发展出来的,古蜀人没有礼乐也很正常。 没想到这次八号祭祀坑居然发现乐器了! “石板?!”陈翰思索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是上次发现金叶子的时候,顺带清理出来的那七块?” “对!”庄云鹏狠狠的点了点头。 上周,八号祭祀坑挖出来了一批重量级的文物。 是了60多片大小不一的金叶子,最长的约16厘米,最短的约5厘米,它们薄如蝉翼,表面还有几何线条的纹路,展现了古蜀人高超的凋刻技艺。 虽然说金子本身延展性就非常好,想要做出薄如蝉翼的效果不算很难。 但是考虑到这是三千年前古蜀人制作出来的,而且在金叶子上还凋刻了非常多精美的纹饰。 这就十分了不得了。 在金属工艺这块,三星堆文明确实是可以自傲的。 除此之外,当时还发现了带有丝织品的青铜器残片,这在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中也是首次,对于研究古蜀人的纺织技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丝织品,这玩意是十足的独属于华夏文明特有的产物。 全世界除了华夏文明,其他文明都没有玩丝织品的。 毕竟想要制作丝织品,需要先学会养蚕,然后提取蚕茧,再将蚕茧做成丝线,最后才能织成丝绸。 在华夏传说中,最早发现蚕可以用来做丝绸的人,是黄帝的老婆嫘祖。 这一下子就把丝绸的诞生时间,干到五千年前了! 这可不是瞎说的! 结合考古发现,是可以证实,华夏人至少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养蚕了! 考古学家在距今5500到6000年的仰韶文化中,发现半个蚕茧,可知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华夏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 这个证据是十分确凿的。 因为蚕这玩意,除了养来取丝以外,没有丝毫其他作用,既不能吃,也不能治病。 对于史前新石器时期的人来说,更不可能养蚕来当宠物,当时的人朝不保夕的,还没这么闲。 在仰韶文化中发现蚕茧,只可能说明当时仰韶文化已经掌握了蚕茧的用处了。 而仰韶文化,现在一致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夏朝的前身,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 很显然,华夏的历史传说,在不涉及到鬼神方面的东西,还是蛮靠谱的。 而在三星堆发现了丝织品的残片,倒是也很合理。 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古蜀国的先祖是黄帝孙子帝喾的分支,掌握了养蚕技术很合理啊! 而且,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古蜀国第一个称王的蚕丛,其始教民育蚕缫丝,称之为“青衣神”。“蚕丛”之名,有可能因此而得。 也就是说,蚕丛教会了蜀人如何缫丝,如何制作丝绸。 后来秦国兼并巴蜀之地的时候,蜀锦也确实是华夏数一数二的丝绸,是最高级的,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