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营的编制大概八百人,不过这是最初的编制,训练之后张子辉认为达到五百人就足够了……他认为夜战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在夜视仪的帮助下能对敌火力实施压制并清除就可以了。 甚至通常情况下张子辉都不打算让自己的部队发起冲锋。 “冲锋、近战、肉搏这些事可以让普通部队上!”张子辉说:“我军负责中远距压制,非必要不与鬼子直接接触!” 王学新没有反对,因为他们可是装备有夜视仪的部队,而且夜视仪又是装在半履带汽车和坦克上的。 如果夜视仪普及到单兵身上,让他们与鬼子近战还有些道理,但如果是装在半履带汽车和坦克上的,当然不适合与鬼子接触……这些装备与鬼子近距离接触是很危险的,因为那时鬼子抱着炸药包集束手榴弹就上来了。 所以张子辉的思路没错,战时他的部队就应该中远距压制,这样才能发挥坦克和半履带汽车的火力及夜视的优势,至于五百名步兵,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阻止鬼子靠近保护坦克和半履带汽车而不是冲锋。 训练方面就交给张子辉了,王学新更多的是管装备研发上的问题。 从鹰酱和日不落那订购的设备陆续送到太原……最先到的是鹰酱的夜间战斗机雷达,这款雷达的型号是“AN/ASP-6”,首批十套。 测试后没什么问题,显示屏上大概能显示三公里左右的目标……距离不是很远,但考虑到鹰酱的战机还处在“追尾并用机枪将目标击坠”的模式,对他们而言三公里已经足够了。 研究所为这款雷达应该是装在“拉5”战斗机上还是装在“蚊式”上吵翻了天。 有些人认为它应该装在“拉5”上,代表人物是苏教授: “‘拉5’是战斗机,我们要的也是夜间战斗机,战斗机怎么能用轰炸机去改呢?” “对啊!何况‘蚊式’的速度也不比‘拉5’快,两者都是630公里左右的时速!” “再一个,我们的飞行员飞惯了‘拉5’,如果改成‘蚊式’是不是要重新训练过?” 以和志民为代表的则支持用“蚊式”改: “这款雷达全重一千多公斤,这已经达到了‘拉5’的最大起飞载重量!” “就算咱们用晶体管集成电路为它减重,‘拉5”也带不了多少武器和油料了!” “用‘拉5”改很可能会出现很多未知的问题!” 两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没办法只能把王学新请来做裁判。 王学新在会议室里听完双方的报告后大概明白了: 苏教授是从快速形成战斗力方面考虑,如果用蚊式改,飞行员就要重新训练过,且蚊式虽说飞得快但体积大机动性不强不太适合用于作战时的追逐。 和志民则是从战场实用性考虑,蚊式载重量大,装一千多公斤的雷达完全不是问题,后续还有很多拓展的空间。 王学新是支持和志民的,因为这是一款夜间战斗机,八路军用于战斗的又是空空飞弹,不需要对目标进行咬尾追逐,所以对机动性要求不高。 但后续拓展却很重要,比如还可以改成夜间轰炸机。 不过王学新没有直说,他换了一个角度讨论这个问题:“同志们,咱们这个雷达,要把它装上飞机也不容易吧?” “技术上没问题,但的确有些麻烦!”苏欣点头道:“因为它要把天线装在机翼上,还要安装在吊舱上加装雷达部件,这些都还好说,机舱里还要加装一个雷达显示屏!” “就是啊!”王学新又问:“咱们‘拉5’的寿命是多长?” “30到50小时……”苏欣还没说完就明白了。 “拉5”的寿命只有30到50小时,这对高烈度作战的战斗机或许不算什么,因为他们在空战中本身就很难得生存这么长时间,就算生存了50小时,机身就会到处都是弹洞或修修补补了,换一架也不心疼。 但如果作为夜间战斗机,有这样的作战烈度吗? 王学新总结道:“我们的作战对像是鬼子的‘月光’夜间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基本是依靠后座机枪击落敌机,也就是主要依靠目视,而我军则是用雷达用空空飞弹,我们可以在几公里外将目标摧毁,那时敌人甚至还没发现我们!这烈度,预想应该不大吧?” 苏教授等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如果夜间作战烈度不大,就意味着这款夜间战斗机的生存率很高,又因为鬼子到处都实施毒气封锁,所以这款夜间战斗机的出勤率也会很快! 生存率高、出勤率也高,如果用“拉5”,没几天寿命就到了就没法用了,到时是不是又要把装上去的雷达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