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武侠修真>史册> 第6章 燧人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燧人氏(4 / 7)

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氏族考证

华胥氏族,是伏羲氏、女娲氏的母族,可能属原始华族燧人氏分支。

一、伏羲氏之前为华嬃氏,《太平御览》引《诗含玉露》:"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牺"。

二、伏羲氏之前是燧人氏,《绎史》引《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

三、华胥氏为燧人氏时代的氏族,《史记·补三皇本纪》:"太昊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

四、伏羲氏之后为女娲氏,《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

五、伏羲、女娲俱为兄妹,《汉书人表考》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

六、伏羲、女娲为夫妻,《全唐诗·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七、女娲氏之后为大庭氏,《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

八、伏羲氏之后是神农氏,《周易·系辞下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九、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绎史》引《尚书大传》:"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绎史》引《礼含文嘉》:"三皇:虑戏、燧人、神农";《白虎通》:"三皇者,何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

十、伏羲氏时代历史悠久,枝繁叶茂,《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载:"柏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以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何在";《庄子·怯箧》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蓄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第一、二,说明华胥氏为燧人氏族中的成员,是较早的有文化的人类,崇拜太阳、火等"自然灵"。

华胥氏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字初具雏形,语言以"华"音为基,华代表一起美丽(繁盛)的事物,古作"光华"解,燧人氏崇拜太阳与火,因为称"华",如火华,由于花果瓜菜有艳丽的"光华",故又以华称瓜果,如树华,甲骨文的"华"字,就是一株挂着果实的花树。后因避免"光华"和"花华"混淆,才创造了"花"字。因此,华胥氏时代前期,可能是太阳、雷电与火等光华崇拜(自然灵崇拜),后期则是花华崇拜(植物灵崇拜)。

主要贡献

根据史书所记,华胥氏为风姓。她在古雷泽(山东菏泽一带)边感孕,生下伏羲,在山东的承注山(济宁南四十里)生下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和传播辉煌的华胥文化,她踏遍了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山东的济宁、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陕北的延川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殷函、尹红卿编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

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而得名。

圣母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