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后半夜,明军都在冒雨拼杀,追亡逐北。
到了后面,瓦剌大军炸营崩溃没多久,剩余的十几万明军,也披挂整齐,加入了朱祁钰为大明将士们打造的这场军功盛宴。
不过主要的功劳,肯定都被明确忠于皇帝的二营六卫拿走了。
神机营、骁骑营是朝廷的京营军队,御马监四卫属于上直亲卫,营州卫与天策卫则是朱祁钰的专属亲卫。
这二营六卫,一共四万多人,是能提前得到皇帝亲自部署的嫡系部队。剩下十几万人,则一直等到喊杀声震天的时候,才关注到这次袭营行动。
像石亨、孙镗、刘永诚、刘聚、石彪等人,也是勇猛敢战的宿将,等听到喊杀声,便不约而同地出营察看。等视察完军情,个个心里都有点苦。
皇帝这是明确的不信任几位大将了,不过也不能全怪皇帝,这都是武将们站队不果断的结果。
尤其是石亨,站队站的似是而非也就算了,自己手下还整出个术士仝寅,算了个太上皇早晚复位的大卦。
朱祁钰没宰了石亨、石彪这对叔侄,就算脾气够好了。
至于刘永诚、刘聚这对叔侄,还好一点。刘永诚是明初战功、威望仅次于郑和的大太监。在站队上也比较中立,既不公开倾向于太上皇,也不明确效忠于新君,属于认玉玺不认皇帝的那种。
朱祁钰已经懒得拉拢这帮养不熟的大将了。即使刨除一部分忠诚度不够神机营将士,如今自己在京的嫡系已经有三万人了,等战后还要再从大宁都司调来两万亲卫,从陕西将徐亨的精锐边军旧部调来三万。
这样就有了八万效忠皇帝的军队,至于石亨、孙镗、刘永诚等大将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他们的未来前途就是得个还算体面的爵位,然后去边境杀敌立功去,没什么事情就别回京城了。
这里面最后悔的,反而是孙镗,皇帝刚登基时,就对孙镗反复拉拢过了,结果孙镗嫌这嫌那的不接茬,如今被皇帝踢出了核心圈子,袭营这么大的行动,已经混的连个知情权都没有了。
这就是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如今你却高攀不起。错过了皇帝的拉拢,想再进入皇帝的核心圈子,那就千难万难了。
不过虽然几位大将心态各异,但是功劳还是要抢的。虽然吃不到大肉,但就在嘴边的肉汤不能不喝。
等二营六卫攻破也先中军,瓦剌炸营之时,石亨、孙镗等人也集结好了军队,开始四处猎杀溃散的瓦剌将士。
只是这仗一打,石亨等人就看出问题来了。皇帝嫡系的夜战能力明显强过其他军队很多,区区四万人左右,就能彻底击溃数量差不多的瓦剌大军。
而石亨的五军营、孙镗的三千营、刘永诚的另一部分御马监四卫,则是一出营就各种抓瞎,大部分将士都有夜盲症状,看都看不清,就更别说在黑夜里砍人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还下着大雨,点火把这事就彻底别想了。
好在十几万人,就算到处乱撞,也够撞上相当多的瓦剌逃兵了。而且瓦剌逃兵又不会汉话,大家一照面,相互一交流,然后就可以分清敌我,开始砍杀了。
除了这十几万明军,参与追杀溃军的,还有两拨人:一拨是皇帝悬赏瓦剌夜不收的人头后,自发聚集起来砍头领赏的忠勇义士们;另一拨是勋贵的家丁们,勋贵们倒是不为了领皇帝那点赏钱,而是为了找点存在感,顺便看看能不能立些功让皇帝转变态度。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部分特殊的人:就是几家出了问题,被中断袭爵的勋贵,其中包括颖国公、武定侯、富阳侯、安平侯、广平侯等家族。
这还得感谢那些忠于太上皇的勋贵们,朱祁钰有感于上皇派勋贵人数众多,根深蒂固,所以特别派人暗中提点了一下这些停袭爵位的家族。这些家族的继承人们只要带着家丁们出来砍点人头立点功,差不多意思上过得去,朱祁钰也就给这些家族复爵了。
除了武定侯家的郭昌、郭聪,曹国公家的李璇是跟着皇帝亲卫在一起行动,剩下的这些落魄的勋贵家族也只是带着家丁在外围喝喝汤。
战事就这样持续了整整一夜,好容易挨到天明,大雨渐渐止住,喊杀声终于渐渐停了下来。能跑的瓦剌士兵早就已经跑了,不能跑的也早被砍了脑袋。
皇帝的二营六卫整整一晚上,压根就没出瓦剌大营。不仅砍了一万多颗人头,而且之前孙太后、钱皇后先后送给也先的满满八大车奇珍异宝,还有六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全部被二营六卫的将士们分配一空。
然后就是打扫战场,将瓦剌大营内的马匹、粮草,被杀的鞑虏身上的铠甲、兵器收集起来。银子和珠宝分了可以,这是朱祁钰暗示和默许的,剩下这些军械就不能再分了,得乖乖交给皇帝统一调配。
不出意外,这些军械很快就会送到脱脱不花手中,然后脱脱不花的大军再利用这些军械,去继续攻击也先的余部。这样大明只出些军械,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至于其他明军、义勇壮士、勋贵家丁,则不满足于获得的战绩,还在纷纷继续追击、搜索。这就像一场愉快刺激的猎杀游戏,离瓦剌大营五十里范围内,都能找到这些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