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耍赖(1 / 3)

耍赖
纪雨宁挨个碰完了杯, 并未受到多少抵触,一般的夫人无论心里作何感想, 面上总还是客客气气的——如石景秀这般倒是个异数, 石家的女孩子,大抵太过心高气傲,无论如何都不能折节下士, 委曲求全。
纪雨宁想, 她之所以对石景秀这般包容,一部分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忍不住想去提点她。其实纠结外因有什么用呢, 要紧的, 是重振石家, 还有她自己的姻缘——如今母亲逝世, 父亲远行, 她在这京中可谓孤立无援,不自己想些办法,哪户人家还肯要她?她从前对楚珏又是一盘火似的上赶着。
如今因她固步自封, 一味地自怨自艾, 连楚珏都疏远了, 好不容易才拉拢些, 莫非又要前功尽弃?
纪雨宁不由得想起那段初恋, 当初她若再勇敢些,或许便不必嫁给李肃, 如今也不必进宫, 虽然眼前的日子再和美不过, 忆及过去,总还是有些怅惘。
不由得多看了座上皇帝两眼, 楚珩只一副标准的对付宾客的微笑,唯独看向她眼睛里才有光,像流动的湖泊。波光粼粼,潋滟无比。
纪雨宁不禁心神一晃,纵使在座人人皆为她倾倒,可对她来说,只要能迷倒一个就够了,这才是要与之共度后半辈子的人。
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纪雨宁起身朝角落里走去,那里端坐着一位素色衣衫、梳妇人发髻的女子,是月前才从北羌国回来的,因孀居之人不宜进入产房,纪雨宁之前并未与她有过言谈。
长宁公主原也是一位宗亲,比长清小好几岁,两人份属堂姊妹的关系。当时羌人作乱,两国干戈不止,权衡之下才议了和,羌人愿意缴纳岁贡,条件是必须迎娶一位公主,先帝因舍不得长清出嫁,才将侄女记名膝下,加以尊号,代替长清和亲北羌。
偏偏长宁也是命途多舛,嫁过去不过三四年,老汗王就暴毙了,按照北羌风俗,便该嫁给继任的新王,一般由兄弟或子息接手。但一来那位新君已有正妻,长宁留下只能给人作妾,二来聚麀之诮也与大周礼法相悖,楚珩不愿皇妹被人耻笑,因此无论如何要接她回京城,这回也是商量许久,费了大几个月的功夫,总算磨得北羌愿意放人。
但纵使回归故土,对长宁而言也是物是人非,难怪长清今日称病不肯出席,想必也是怕勾起昔年憾事。
纪雨宁定一定神,迈步向前,“公主。”
长宁木然举杯,亦无其他说辞,仿佛喝这杯酒对她不过应付差事。
她现在不过二十出头,脸上却没有丝毫青春气息,纵使容颜依旧,心却早就枯死了。
纪雨宁忽然意识到红颜易老是句多么可怕的诅咒,其实长宁本可以过得很舒服,她是大周的有功之臣,无论皇帝太后还是长清都自觉亏欠她,但凡她想要什么,那几人定不会拒绝,但,若连她自己都丧失生之意志,旁人还能如何补救呢?
纪雨宁让玉珠儿端来一盘金黄的栗子糕,上头洒了厚厚糖霜,十分诱人。
“公主,请尝一点罢。”
长宁却不过情面,只得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习惯了塞外茹毛饮血,此刻久违的甘美细腻滋味,倒是让她脸上难得多了些动容。
她却是不轻易恭维人的,只皱眉道:“太甜了。”
纪雨宁含笑道:“遇事不顺的时候,吃点甜食却能让人心情愉悦,公主以为呢?”
长宁轻哼一声,“果然能说会道,难怪皇兄对你爱不释手。”
初初听闻皇帝纳了个二婚女为妃,她心里是有些瞧不起的,加之此女犯了自己名讳,纵使无意之过,总叫人不痛快。
如今见了面,虽与想象中狐媚祸水的形象不谋而合,却到底改观了些——人人避她如蛇蝎,唯独这位会主动来安慰自己,不管是做戏还是真心,长宁都承她这份情。
纪雨宁就让人将那盘栗子糕包起来,送到公主府上去。
长宁道:“不要这样甜的。”
北羌人口味重,因糖粉难得,倒成了王亲贵族炫富的手段,连浓茶都拼命加糖,喝起来跟喝浆糊似的。
长宁本来也非嗜甜之人,自回到京城,便渐渐习惯以往的清淡口味,只是毕竟远嫁多年,又背了个“克夫”的名声,人人看她像看异类,因此她也躲着不愿出来交际。
纪雨宁另外让人准备一份减了糖量的栗子糕,用冰袋封起来,免得路上风味损耗,又劝道:“公主有空,不妨常来承乾宫说说话,咱们长日无聊,彼此解解闷儿也好。”
长宁淡淡一笑,“算了罢,你要照顾一双儿女,皇兄也离不得你,我这个不祥之人,还是各自安生地好。”
说罢,仍低头静静地啜饮美酒。
纪雨宁也没法子了,纵使她以长嫂自居,可到底相处未深,做不到面面俱到。不知长宁在北羌经历何事,看来所受的伤害不小,短时间都不可能走出阴霾。
那一边,楚珩径自来到纪家夫妇跟前,“敬大哥大嫂。”
两口子慌得连酒杯都差点碰倒,也不知该不该拒绝,虽说皇命难违,可若径自受下,岂非又有些没大没小?
穆氏眼巴巴望着丈夫,末了还是纪凌峰横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