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零一章 钱财裕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一章 钱财裕足(3 / 4)

越大,要是锅盖那么大一点儿的小簸箩,很难抓到鸟的,大的跟桌子那么大的簸箩抓鸟成功率才高。

于是,李孟羲道,“簸箩可以径长五尺为佳。”

就这些了,就这三点,第一,簸箩一圈得绑些石头加重重量,麦秸簸箩实在太轻了。

第二,簸箩的网孔得小,孔不能比铜钱大,不然麻雀能逃出去。

第三,簸箩能大就大,越大越好,最好是五尺大小。

为何严定为五尺大小,是因为李孟羲考虑到待明日要向民夫们发麦秸,要从民夫们手里收簸箩,到时得有统一的标准,不然,民夫们编的簸箩有大有小,收都没发收,再要是有聪明人把簸箩编的跟脑袋大那么一小点,那用都没办法用了。

同样是考虑到发动民夫的人力来做簸箩,其中关键是得核算工时,然后按工时来决定和粮食的兑换价格。

关键在工时。

吃完了饭,李孟羲定向刘备,“嘿嘿,玄德公,有劳你辛苦则个,某想知,若编一径长五尺,深一掌,孔小于五铢钱的簸箩,耗时会是多久。有劳!”

刘备成了李孟羲的苦力了。

没办法,刘备只能放了碗开始编起来。

吃了饭,刘备有些懈怠,李孟羲还在一边催促,“快些,能多快多快,不然算不准,咱就得多亏粮。”

没办法,刘备只能忙的手都不能停了,唰唰编了起来。

因为没有钟表的关系,李孟羲估算时间只能是默数数字来估算。

最终,当刘备费了好大劲把一个很大的簸箩编好,编好了一个直径五尺,深一掌,并且网孔小于一个铜钱大小的大簸箩,李孟羲估计的时间是,大约一个多小时。

就算两个小时,那么,民夫们一个人一天得按几个劳动时算?从早六点到晚六点,一个人可以编六个大簸箩。

按平均两日的工作量一斤粮食来算,也就是,从民夫手中收一个大簸箩,付的价钱应该是十二分之一两。

这么少?李孟羲皱起眉头。

他顿时觉得,再按之前行军时的工薪计算方法来计算已经不合适了。

行军之时,民夫们白天是在行军,行军途中没办法干活的,只有夜里扎营凑着篝火有那么一些时间去干活,因而行军之时,民夫们每日劳作的时间,实则只有晚上的个把时辰。

现在不同,现在是驻扎了,整个白天都能劳作,劳作时间充裕了数倍不止。

行军之时,五日能编一个大的树枝篓子,算下来,工时是两日一斤粮,一个大篓子两斤半粮的收购价格就很合适。

但扎营之后,熟练的民夫从早忙到晚,一天就能编一个大篓子。

再按行军时的价格,一个篓子两斤半粮的价,那等于是每天都得向民夫支付两斤半粮食,亏死了。

捕鸟用的麦秸簸箩非常简单,正因为太简单,制作工时非常少,再按计件来收购,似乎不怎么适合了。

军中现在的状况,连麦秸都不足的。

民夫们可以一天编四个簸箩,军中却没有足够的麦秸去由着民夫们造。

李孟羲眉头不展了,陷入了沉思了。

旁边,刘备关羽看李孟羲这个思虑的模样,以为李孟羲想到什么麻烦事了呢。

良久,李孟羲挠了挠头,回过神来,“不收了。麦秸不够,按个收粮食也太少。

这样,还是只说收两百个,收完不收了。

而后,借此引导民夫众人自己编箩自用。”

总之一句话,李孟羲准备白嫖了。

把麦秸发给民夫们,说收簸箩,却只说收两百个,民夫们加班加点紧赶慢赶的总的赶制出一万个簸箩,结果只收了两百个,剩下九千多个,就砸民夫自己个手里了。

这时,引导目的便完成了,这时再指导民夫们拿簸箩去做陷阱捕鸟,直接多了九千多个捕鸟工具。

方法很重要,要是不去全军收购,而是直接向民夫们发麦秸然后命令每人做一个簸箩,则民夫们有消极怠工之可能,有草草对付之可能,不能竭尽效率。

再有,若是以命令形式下达,还得很麻烦的着人检查,还得惩处未及时完成任务的人。

其中,民夫中还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编簸箩的,有人残疾缺了一条手,有人根本不会编。

这要是分派任务,还得费大量精力去遴选。

还有,若当成任务往下分派,分派若是不均,有的人干活,有的人闲着,自然是会起怨言。

总之,以命令形式去强制,问题繁多,事倍功半。

反而,若以利诱之,不过是收两百只簸箩而已,却能引得民夫们全力忙碌,不用监管,不用处罚,民夫们为了早些编好簸箩早些换粮,生产效率爆发至百分之一百二十,这其中,也省了遴选的麻烦,也省了检查任务的麻烦,也省了分派不均的麻烦。

以利驱之,堪称是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

于最后,李孟羲问刘备,“这编得一个五尺大箩,所需麦秸是多少?”

刘备答,“几大捧。”

李孟羲继续追问,“是几大捧?两大捧还是三大捧?”

刘备迟疑了一下,“三捧?”

李孟羲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