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其他类型>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六百六十三章 温煮脱色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三章 温煮脱色法(3 / 4)

温就越慢,同时冷却效果就越好。

要么过于薄的锅盖,烧没一会儿,酒精蒸汽就把盖子烫热了,任凭如何快速的换冷却水,温度很难降的下去,冷凝效果因而差劲。

所以,蒸锅的盖子是越厚实越好。

而铁匠们好心的为省材料,铜怎么少怎么来,两者背道而驰了。

金属器具的铸造,大抵有锻造,和铸造两种,匠营现在还没有冷锻相关工艺。

铜相比于铁,融点低的多,也就是,铜很容易化成铜水。

铁匠们把铜锭放到陶瓮里再放火中烧了半天,烧出了一瓮铜水,然后把铜水顺口浇到模具中去,待模具灌满,一瓮铜汁还剩了一个底,刚刚够用。

李孟羲本以为得等到下午锅盖才能做好,没想到没到中午,铁匠们便把还带着热气的锅盖送来了,李孟羲略有惊讶。

检查造好的锅盖,通体黄灿灿的,微微发紫,器形也规整圆润,该有的长鼻也有。

再检查上下两个水孔,水孔快子粗细,拿来水从上边倒进去,能从下边流出来,完全符合冷凝需要。

可是,李孟羲发现一个事。

冷凝主要靠的是水,可是装水的话,要从快子粗细的小口里往里加水可太难了。

李孟羲问能否有办法加个漏斗什么的,匠人首领想了下,说易做。

锅盖便被匠人拿了回去改进去了。

没等多久,匠人又把锅盖送回来了,大概是用铜汁浇悍的,很粗糙,一个半扁不圆的小漏斗歪斜着嵌在上水口那里。

看样子,草草添上的漏斗不会太结实,但想来只添水用,只要不碰撞,不影响使用。

一切就绪。

开始蒸馏,除了明确写明是张飞的五坛酒外,其他所有酒都搬去了灶台那里。

李孟羲跟军医田卜两人也不管酒好酒坏,开一坛子就往大铁锅里倒,开一坛子就往里倒,足足倒了十九坛酒,锅才勉强满了四分之三。

之后,铜锅盖里边灌满水,下边水口拿一个小棍塞着,再把锅盖放锅沿上放好,一圈倒上水密封着。

再取一个干净坛子在出酒口那里接着,点火烧火。

折了一根柴,顺手填到了灶膛里,李孟羲抬头对一旁站着的军医田卜道,“看明白了吧田卜?这便是某说的价值万贯的生财之法。

锅盖里加水,酒气状到了锅盖上便冷凝酒液,然后顺着锅盖顺口流下,烈酒便成了。”

田卜看的分明,和用小小的蒸馏器相比,用大铁锅蒸,一次能蒸一大锅,这才是能大量蒸制烈酒的方法。

在烧火的时候,李孟羲在想一个问题,蒸馏酒掐头去尾,这知道。

还有一点,就是酒精挥发温度是多少?

要知道,如果把锅里的水烧开,那么水蒸气和酒精就一并沸腾了,这就让酒水中混杂了大量蒸汽。

所以最恰当的温度应该是不到一百度,恰好够酒精挥发,却达不到水沸腾的那个温度才刚刚好。

可惜,李孟羲想不起来酒精沸腾的温度到底是多少。

就算能知道确切的数值,也没办法精确控制温度。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当水沸腾的时候,撤掉火,朝锅里加两瓢冷水进去,如此,刚达到一百度的酒液加了两瓢冷水,温度立刻降到一百度以下终至了沸腾,同时,只两瓢冷水,温度也不会降的太多,剩余的温度依然足够蒸馏酒精。

依靠这样一个不停添水止沸的方法,能轻易将温度控制在一百度以下,大利于酒精的高效率产出。

灶烧了没多久,有酒液从锅里出来了。

接了约莫半碗头酒之后,田卜适时把坛子拿走,换了一个更大的新坛子。

又烧了一会儿,李孟羲去把锅盖掀开,果然,水烧的沸腾了。

依照所想,李孟羲赶紧撤掉了火,然后舀来一瓢冷水当锅倒下,冷水入锅,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本咕都着的锅一碗水下去平静了。

复将盖子盖上,李孟羲去看出酒口那里,火已经撤了,但还有酒在不停流出来。

猜测是对的,止沸法是有用的。

只是,在掀锅盖的时候,会有大量酒气跑掉,这也是个麻烦。

或许,可以做一个加冷水的装置呢?锅沿边加一个注水口,当察觉酒液煮沸腾的时候,将冷水注入,这样,就不用掀锅了。

当李孟羲把自认为所想到巧妙的设计讲给旁边的军医田卜听,田卜听完,回了一句,“怕火太大,那为何,不小火来烧?”

一句话,问的李孟羲愣住了。

也对,如果经验丰富能控制好火候,用小火慢慢加热,也能把酒液的温度控制的刚刚好。

但是李孟羲再一想,经验,要命的就是经验,可能烧酒十几年半辈子的老师傅能准确掌握的好火候,可蒸馏烈酒乃汉末曾大规模普及的技术,这普天之下,哪里去找有几十年烧锅经验的老师傅。

所以,与其想控制火候,不如直接控制水温。

田卜的方法不好,李孟羲无情驳斥了田卜一番。

而田卜则是不很理解,烧火有甚难得,为何军师会觉得烧火天难地难一样。

蒸酒的过程很快,一段时间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