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海蓝天>都市言情>我的父母我的家> 第11章 父亲光荣入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父亲光荣入团(1 / 1)

1952年的那个金秋九月,父亲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梦想,踏入了历史悠久的解县师范学校的大门。

那一年,解县师范学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教学风格,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共计招收了一百五十名满怀激情与希望的新生。

这些新生被精心编排为三个班级,分别是充满朝气的十三班、活力四射的十四班,以及父亲所在的、洋溢着团结与进取精神的十五班。

巧合的是,父亲在解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同窗好友卫平,也恰好被分配到了这个班级,两人的重逢无疑为这段师范生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亲切。

在解县师范的三年时光里,父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深知,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因此,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无论是教育学、心理学这些基础理论课程,还是音乐、美术等师范技能课程,他都力求做到最好。每当夜深人静时,总能看到他在昏黄的灯光下,或是埋头苦读,或是仔细钻研教材,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令人动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在每一次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其是那份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应用能力,让他在每次考试出榜时都能稳稳占据特优的行列。

要知道,在当时,学校的成绩评价体系相当严格,分为特优、优等、甲等、乙等、丙等五个等级,能连续多次获得特优,实属不易。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学习方法与态度的最好证明。

自1953年起,凭借着出色的学习成绩和卓越的组织能力,父亲被全班同学一致推选为学习委员。他不仅在学业上引领着大家共同进步,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领头羊”的角色。

同时,他还担任了学校板报通讯组组长一职,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团队成员精心设计每一期板报,用文字与图画记录下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传递着正能量与青春的气息。

那些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板报,不仅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大家的审美情趣。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的春天,父亲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品德与能力的认可,更是激励他继续前行、为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在入团宣誓的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知道,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他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为将来投身教育事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