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从墓葬的形式来看,就可以确定,这座墓应该是一座吐蕃国的墓葬,而不是吐谷浑国时期的?” 陈翰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他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是夏商周考古,最多再自己钻研了秦汉方面的考古。 再往前,或者再往后时期的考古,他就是门外汉了。 没办法,华夏的历史真的太漫长了,而且每个朝代的墓葬都很丰富,形制也不一样。 明清时期是一个风格,唐宋是一个风格,秦汉又是一个风格。 并且中间还夹杂着五代十国、南北朝这种民族交融时期的复杂丧葬文化。 想要一个人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墓葬制度和风格都研究清楚,那是真的有些强人所难了。 在今天之前,陈翰还以为,这座新发现的血渭一号墓,是吐谷浑王族的墓呢。 毕竟,之前1982年发现的老血渭一号墓,也就是“九层妖塔”,就确认为吐谷浑国时期的王族大墓。 而这座新墓,距离老墓只有四百米的直线距离。 站在台地上,都可以直接看到那个酷似金字塔形状的“九层妖塔”! 任谁都会认为,这座墓也是吐谷浑王族的墓。 不对,严格来说,这座墓也确实是吐谷浑王族的墓。 不然不会埋在先祖旁边。 只是,这座墓并不是光荣的“吐谷浑国”时期的墓葬,而是吐谷浑政权灭亡后,残留的吐谷浑部首领的墓葬。 用汉人来打比方。 就是这座墓是清朝统治时期的汉人大墓。 虽然统治的政权已经改变了,但是人还是那些人。 只是这些在吐蕃国治下生活的吐谷浑部,已经没办法重现吐谷浑国的荣光了。 更没办法去继续使用吐谷浑国的君主葬制,只能用吐蕃国的丧葬制度。 移风易俗,这种事情不只是汉族政权会干,实际上其他民族的政权同样明白其中的道理。 没准在吐蕃国治下的吐谷浑部,都已经不会自己本国的语言和文字了,只会使用吐蕃话和早期的藏文。 毕竟吐谷浑人不像汉人,有长达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并且人口众多。 就算有外来部族将汉族征服,也只能放弃本国的文化,主动融入汉文明。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是如此,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是如此,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亦然。 “可惜,没有九层妖塔可以挖了。”陈翰叹了一口气,兴致立马大减。 柯教授挑了挑眉毛,似笑非笑的看向了陈翰。 对于这位所里夏商周研究室的新锐成员,他也是有所耳闻的。 “这也不一定。” 柯教授笑着说道:“老血渭一号大墓,当年受限于技术问题,只清理了最上面的三层。” “但是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科技进步了,下面几层也并非是不能继续发掘了。” “只是现在业内主流的看法,还是能不挖的就尽量不去挖,都保护起来,等到以后技术更先进了,再挖也不迟。” “不然,以现在的水平,真要说挖秦始皇陵,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只是没这个必要而已。” “我们这一代考古人,应该是看不到重启老血渭一号大墓的发掘项目了。” “但是你不一样,你还年轻,等你到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没准血渭一号大墓的发掘就会重启了。” “到时候,你就能参与其中了。” 面对柯教授的安慰和鼓舞,陈翰是根本无动于衷的。 这种话,就和“核聚变还有五十年就能研发成功”一样,都是世纪骗局。 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技术水平够了,可以开挖一些保护的墓葬了? 这是一个无期的答桉。 至少在陈翰看来,未来五十年都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事。 除非哪天外星人来了,还送给了人类一堆天顶星技术,能够百分百无损坏的将地底墓葬的所有文物和遗迹都提取出来。 不然,以现在业内缓慢的考古科技研究速度,这真的是一件“有生之年”的事情。 “行了行了,这座墓的情况大家也都了解了。” “继续开工吧!” “这墓道还有一大片没清理呢!” 孔建文挥了挥手,打断了大家的谈话气氛,招呼着大家赶紧继续工作。 这座墓的墓道,和中原墓葬的墓道有一些区别。 中原墓葬的墓道,一般往下挖后,只有到接近甬道,也就是墓底墓门外的通道时,才会有台阶。 但是这座墓的墓道,从最上端开始,就是由一层一层的阶梯型组成的。 一边往下清理,陈翰一边在数。 光是东段墓道,就一共清理出九级台阶。 每级台阶都不甚平整,两端弯曲呈弧状。 台阶东西宽0.4~0.6、高0.2~0.26米。 台阶的表面中部踩踏较严重,较为光滑,可以看得出来,当年在建造这座墓的时候,是有很多工人频繁上下墓道,才会将每一阶台阶的中部,都踩的这么瓷实光滑。 而且,在清理墓道的过程中,陈翰他们在台阶面上,不止清理出了填土,还清理出绿松石、黑白圆石片、金片及铁块等。 部分台阶上还有红烧土及炭灰粒! 这说明,在墓道回填的时候,建造墓室的工匠,是真的有啥填啥,将周围能充当填充物的东西,全都塞进墓道里了。 “卧槽!有殉马坑!” 正弯着腰清理第九级台阶西侧的庄云鹏,突然发现了个明显不是台阶,反而像是一个大坑的痕迹。 在坑里,他看到了一个马头! 是真的马头,没有任何皮肤和肌肉,就只剩下头骨的马头! 他立马就察觉到了不对,高呼众人。 大家也迅速的就围了上来。 第九级台阶的位置,大概在墓道的中部偏上,离着甬道还远着呢。 在